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贵州省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访问量: 4780900

成长期企业必备金融知识(一)股权融资方式与指标计算

发布时间: 2018-09-11 11:10:01        

   成长期企业 必备金融知识
   成长期企业是业务方向和经营模式基本确定,业务发展、产能产销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在此阶段,随着市场扩张,人才、物料、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急剧增加,需要不断追加资金投入支持发展,所以资金融通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但是由于企业尚不成熟、稳定,在信贷市场操作空间有限,为此必须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突破,并且组合运用金融工具,解决融资问题。
   股权融资方式与指标计算
   1.76股权融资对成长性企业有什么意义
   股权融资是企业通过让渡股权获得资本金增量的融资方式,与债务融资并称为企业两大主流融资方式。与债务融资相比,所融资金无使用期限,企业作为长期资金使用,有利于稳定经营;无须还本付息,不仅不会增加财务费用,还有利于降低财务杠杆,增强融资能力。这个优势对于成长性企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定要抓住机遇,用足、用好股权融资。
   第一,股权融资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剂。成长期企业伴随产能扩大、市场扩张,需要不断补充资金支持高速发展。然而,在此阶段企业还未达到成熟,现金流不够稳定,商业银行对它们的授信仍比较保守。同时,由于上市规则限制,企业一般还不能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出现青黄不接,每上一个台阶,只能通过股权融资突破发展“瓶颈”。通过A轮、B轮、C轮融资,犹如一二三级助推火箭,使成长期企业不断获得动力补充,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股权融资有利于企业改善财务状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负债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流动负债更是高达80%左右,造成企业营运资金严重不足,周转资金全靠短期借贷维持,企业经常承受还付息压力,流动风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这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拒贷的重要原因。导致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出身民营,创业资本筹措不足,有限资金全部用于同定资产投资,根本没有铺底流动资金安排,造成企业先天不足,一开业就处于营运资金短缺状态,所以成长期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股权融资,调整负债结构,消除风险隐患,而且有利于企业充实资本金,提高债务融资能力,降低财务费用,提高经营效益。
   第三,股权融资有助于调整和改进治理结构。企业创业资本普遍存在七拼八凑、到位不足现象,加上创业初期的随意性,所以原生态企业大多带有股权结构不合理问题,例如实际控制人不突出,股权僵局比例等。这些问题随着企业成长逐步显现,成为增加内耗,阻碍企业发展的弊端。为此企业可利用股权融资,与私募伙伴合作,或通过定向增发,针对问题进行调整,逐步实现股权优化配置。
   第四,股权融资促进企业规范治理和管理升级。股权融资投资人在尽职调查和估值阶段,就会对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做出评估,针对问题在投资协议中提出要求,从而强制企业完善董监高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健全规章制度,实现管理升级。股权基金管理人还会利用专家资源,提供管理咨询和专业辅导,为企业日后进入资本市场奠定基础。
   第五,股权融资带动企业价值提升。具备资质的股权基金对企业投资不仅可以带来资金和管理,声誉卓著的基金管理人还可以发挥自身价值投射效应,直接带动企业价值提升。例如,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高盛投资阿里,对资本市场乃至商业银行都具有投资风向标作用。
   1.77股权融资方式有几种?
   股权融资是企业通过引进新股东投资,让渡股权来扩大资本金的融资方式。融资结果是导致公司资本金(或总股本)的增加,原股东股权占比相应被稀释而减少。也就是说,股权融资需同时具备企业实收资本增加和原股东股权减少两个条件,舍弃一个条件就不是股权融资。
   用这两条标准衡量,股权融资方式可以概括为“两大渠道,一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指股权融资只能通过增资扩股得到实现,即在原有注册资本(或股本)基础上,由公司作为发行主体,出售增量股份,扩大资本规模,包括原股东追加投资,或引进私募投资等。
   “两大渠道”是从融资形式上,分为公募和私募。公募即公开上市发行,利用股票发行进行融资,包括首次发行和上市后再融资,具体操作方法另有专题介绍。
   私募全称“股权私募”,是用不公开方式,面向特定投资人,以股权为筹码进行资金筹措的行为。按私募对象分为4类投资人:
   第一类是财务投资人,包括天使融资、风险投资基金(VC)、私募 股权基金(PE)。他们分别投资于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不同阶段,投资目的主要是追求较高投资收益,通过企业上市或溢价转让获利退出,持有公司股权但一般不介入经营管理。
   第二类是战略投资人,是指在特定产业领域占据先发优势的企业,对存在供应链或竞合关系的后发企业进行投资,投资目的主要是服务自身战略布局,保障资源供给或控制竞争对手,为此战略投资人大多希望持有被投企业较多股权,谋求董监事席位甚至控制权。
   第三类是资管投资人,即基于信托关系,代理委托人管理资产、提供增值服务的机构投资者,例如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目的服从协议约定,投资方式灵活,并不专注于股权投资,根据需要也做夹层投资、债权投资、股债结合等各种投资方式。
   第四类是新三板或四板定向增发。定向增发是新三板挂牌公司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也叫定向发行。发行时点可以是挂牌前、挂牌时、挂牌后,发行对象为经营资产500万元以上机构投资者或自然人,对象人数不超过35人。定向增发实质上等同私募,但私募对象属于无组织、散户型财务投资人。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大多设立了地方股权交易场所,也具有定向增发功能。
   除了以上4类股权融资方式,有的人将股权质押贷款、股权转让、暗股实债、债转股等也列入股权融资范畴,其实属于概念混淆,这些融资虽与股权相关,但并不具备股权融资的本质特征。例如股权质押贷款,股权是作为信贷交易的担保品,股份总数和结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融入资金 加了企业负债而不是资本。暗股实债融资本质上与质押贷款类似。债转股一般为选择性条款,当预设条件触发时也需要采取增资扩股程序才能落实,所以这些融资方法都不属于股权融资。
   人们经常将股权转让作为股权融资的一种方式。从转让行为本身和法律关系来看,股权转让是股东之间或原股东与新加入投资人之间的交易行为,转让对价由出让方股东收取。公司资本(或股本)总额并没有变化,起不到融资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股权转让形式,加以变通 处理达到融资目的:
   第一,融资企业一般应为有限责任公司,并且注册资本没有到位,留有补充空间。
   第二,股权转让方一般为创始人和大股东,原股东一致同意接受新股东投资,转让者保证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增加企业实收资本。
   第三,股权转让方以缴纳注册资本名义将资金注入企业,而不是增资。
   1.78股权融资经过哪些步骤?
   股权融资从企业角度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6个步骤,如图3-1所示。第一步、第二步为准备阶段,需要企业事先自主完成。俗话说“好的
   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准备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为融资制订路线图,进行合理包装,彰显公司价值,确定交易筹码和谈判策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3-1股权融资步骤

   第一步,制订融资方案。首先要进行自我诊断,分析自身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评估竞争优势、劣势和市场地位。接下来根据融资需求,制订融资方案,包括融资结构,即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总额和比例,增发股份或增资额度,预测每股定价水平。然后按照确定方案,制作商业计划书和路演文件,发盘认购价格和交易条件。
   第二步,整理资本盘面。从分析所有者权益盘面现状、资本结构入 手,在现有实收资本基础上,结合未来上市、新三板挂牌及本次融资计划,确定融资前、融资后资本金目标水平,按程序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将融资杠杆调整到最佳状态。下面利用案例说明操作方法。
   *案例*
   泰禾公司是农业产业化企业,计划上马高效种植项目,需要投资1200万元。公司上年总资产1600万元,所有者权益560万元,其中 实收资本300万元,资本公积60万元、盈余公积80万元、未分配利润120万元。根据市场分析,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目前资产负债率达65%,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如果全部通过股权融资解决,则需要释放50 %左右股权。考虑之后继续融资和新三板挂牌等因素,决定采取股债结合的融资方案:
   首先把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全部,未分配利润的一半转增股本, 将实收资本按新三板挂牌门槛,增加到500万元,然后在实收资本500 万元基础上,进行增资扩股,引进股权投资600万元,最后,通过股权融资,使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0%左右,然后申请银行贷款600万元。
   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为实施阶段,包括通过渠道或路演接洽投资人,草签投资意向、进行尽职调查、谈判交易条件、签订投资合同等,这些活动需要企业与投资人双方接洽、协商和合作完成。
   第六步为法定程序,包括履行投资协议,举行股东会,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等相关决议,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1.79增资扩股相关指标怎样计算?
   企业制订融资方案,涉及增资扩股一系列指标的计算,如公司估位、每股价格、增发股份、增资总额、股东股权占比变动等,这些指标最终确定需要与投资人达成协议,签订投资合同。但是,企业为了事先明确融资目标,建立管理边界,做到心中有数,也要掌握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特别提示:企业股权融资应特别注意“股”与“元”的概念区别。从原理上,公司以人民币“元”为单位进行公司资本注册后,这个“元”就变成承担责任、行使权利和分配红利的“股”,可以形象比作切蛋糕的刀子。我国公司法和公司注册法规规定,公司注册资本一律以人民币“元” 作为注册单位。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称为“股本”,所以“股”的概念比较明确。但是,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实收资本称为“出资额”,连同注册资本仍然以“元”为单位,这对于企业增资扩股计算和表述造成严重混淆。以下为了避免混淆,对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金统一以“股”为单位进行介绍。
   (一)估值定价参考值
   公司估位和每股定价一般是由投资人(或第三方公估机构)按照程序和专业模型计算得出,在此基础上,经交易双方谈判协商确定。估值定价具体方法在公司估值定价专题介绍。企业在制订内部方案时,也可以利用相对估值法进行预估,以便进行相关指标计算。利用相对估值法简单理解,就是参考同类公司公开市场价格,乘以公司实收资本(或总股本),即为估值参考值。
   泰禾公司融资前经过盘面整理,已将实收资本增资到500万股。查询新三板挂牌同业板块某公司,挂牌价格4.6元。泰禾公司每股净资产、业绩增长和技术层次均优于同类公司,因此可按每股5元作为参考定价。依据参考定价即可计算公司参考估值为2500万元(5元x 500万股)。
   (二)先确定增发比例,计算增发股份
   假设泰禾公司确定首轮融资增发股份占比控制在20%,则稀释股份比例为已知条件,公司融资前实收资本占融资后的资本总额为1-20%), 于是有:
           500万股
   增发后总股本=——————=625万股
            1-20%
   增发股数=62-500=125万股
   增资额=5元×125万股=625万元(实收比计划超收25万元)
   增发股份占比=125万股÷625万股×100%=20%
   综合以上计算步骤,直接计算增资股数的化简公式为:
        原股本总额×计划释放股份比例
   增发股数=————————————————
          1-计划释放股份比例
   代入案例:
          500 万股×20%
   增发股数=——————————=125万股
             1-20%
   计算结果相同。这种计算方法的好处是,只要有一个已知条件就可以计算相关指标。未来交易谈判集中关注每股定价,就能达到扣关指标的有效控制。
   (三)先确定增资总额,计算增发股份比例
   假设泰禾公司先确定融资总额为600万元,则增资额为已知条件,这 时需要利用参考定价每股5元计算:
   增发股份=600万元÷5元=120万股
             120万股
   增发股份占比=———————— ——×100%=19.35%
           500万股+120万股
   实际增发股份占比与计划释放股份比例稍有差异。这种算法比较简捷,但是需要2个已知条件,其中每股定价为单方参考值,未来交易谈判变动因素较多。
   (四)公司估值和融资总额一定,计算投资人股份占比
   假设泰禾公司与投资人已就公司估值、股权投资取得一致,确定估值总额为2500万元,投资额600万元,计算投资方股权占比:
              600万元
   投资人股份占比=——————————×100%=19.35%
            2500万元+600万元
   投资人认购股份=600万元÷5元=120万股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股权融资市场上经常有人利用估值概念,钻企业的空子。在企业与投资人已就公司估值、投资总额取得一致后,有的投资机构突然抛出投后估值概念,要求用投后估值计算股份比例。
   所谓投后估值是投前估值的相对概念。投前估值即企业融资前估值,估值高低完全取决于企业现有资产和经营业绩,与投资人没有任何关系。投后估值是将企业投前估值与投资人拟投资金相加的估值。
   通过概念解析可见,投后估值纯属杜撰概念。企业估值是包含过往年度诸多技术经济、市场地位、经营业绩,以及未来成长预测的价值总和,相对注册资本可能有数倍甚至百倍、千倍溢价。这种价值提升与新加入投资人没有任何关系,将拟投资金与企业前期估值相加,明显属于搭车增值,投机取巧,占企业和原股东便宜。遗憾的是,这种谬误在国内却大行其道。 仍以泰禾公司为例分析两种计算方法差异:
   用投前估值计算:
              600万元
   投资人股份占比=—————————×100%=19.35%
            2500万元+600万元
   用投后估值计算:
             600万元
   投资人股份占比=——————— x 100%=24%
             2500万元
   两种计算方法,企业融入资金一样,都是600万元,但用投后估值计算,相当于公司估值总额中,有600万元是投资人的资金。投资人利用企业融资心切和估值概念模糊,从中多占股份4.65个百分点(24%- 19.35%)。在每股价格不变情况下,企业融资后股本总额(实收资本)为622万股,投资人应得股份为120万股,而按投后估值计算实得股份为 148.8万股,原股东不知不觉被偷走28.8万股。
   (五)融资后企业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调整
   如前所述,股权融资必然引起企业实收资本增加、原股东股权减少,企业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以泰禾公司为例,增资总额使所有者权益增加600万元,资产负债率降低至52.7%。其中增发股份120万元(股)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溢价部分480万元(600万元-12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新加入股东受让股份20%,原股东股权稀释同比例减少(1-20%)。融资前后资本和股权结构变动如表3-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