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 看民族酒业如何将中国白酒推向世界
发布时间: 2020-09-16 16:26:36        
中国白酒,底蕴深厚,酿造工艺独特复杂,历史传承厚重悠久,每一滴都是文化进化变革中存留的精粹。贵州是白酒大省,白酒产业是贵州大力推进振兴发展的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之一。
近日,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贵州省中小企业志愿服务专门机构”,联合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贵商论道》栏目组,与贵州民族酒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怀仁就如何建立贵州酒类民族品牌统一阵营及如何助力中国白酒“走出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png)
本期嘉宾 | 张怀仁
.png)
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员企业
大民族品牌创始人
大民族•知行社创始人
贵州民族酒业(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
(20200916171021).jpg)
(20200916171214).jpg)
“我们坚信,只有坚守产品品质,才有未来;只有在业内做出榜样,才能对员工负责;只有让自己不断强大,才能实现我们存在的价值。”张怀仁说。
.png)
访谈精选
.png)
贵州民族酒业的前身是1984年正式注册成立的贵州民族酒厂,至2011年集团化发展正式成型。从“厂”到“集团”,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民族酒业在成为集团以前,几十年一直以“贴标”为同行提供产品,决定成立为集团也是经过多方面准备才有的改革。集团化的改变也是从OEM到ODM的革新,民族酒业目前正为孵化出10亿级的品牌做准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会打造出民营化的酱香型白酒的品牌航空母舰。
(20200916171709).png)
民族酒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酱酒文化的传承,致力于做老百姓喝得起的纯粮酱香酒。能做纯粮,根基是什么?为什么会花费这样的大成本来做这件事?
首先是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情感促使我们这样做。我们坚信,只有坚守产品品质,才有未来;只有在业内做出榜样,才能对员工负责;只有让自己不断强大,才能实现我们存在的价值。
(20200916171709).png)
近年来,贵州白酒业奋力拓展版图,寻求新的增长极,瞄准国际市场发力,去年出口33.23亿元,畅销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如何让擅品红酒的西方人爱上中国白酒呢?
一直以来,中国白酒确实在国际上很少被认同,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国域的人本来对酒的偏好角度就不同,并且有的地方是不允许人们在家喝烈性酒的,这也让很多人缺失了品鉴白酒的条件。
要想一个西方人接受我们中国的白酒,那这个人必然是要经历一段对中国文化从好奇到喜欢的过程。白酒是中国文化的附属,我们要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深耕自己文化。
(20200916171709).png)
素有烈酒界“奥斯卡”之称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是全球酒商们争相追逐并以之作为目标的最权威比赛,贵州民族酒业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能在这个比赛中获奖,能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吗?
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这个比赛的规模吧,比赛从1994年建立,主要是为了推广质量优秀的烈性酒,成立至今,前后参赛的烈性酒已经不下500款。这个比赛之所以被称为酒界的“奥斯卡”是因为比赛评选次数和评审人数都很多,但最终能获奖的酒不超过30%。
“大民族”想通过参加这样的赛事来验证自己的产品质感如何。第一次参赛的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把握,只是觉得我们的产品既然在业内是被认可的,那应该不差,结果却意外获奖了,还是连续性的获奖,这让我们很意外,也很惊喜。
(20200916171709).png)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品牌正搭乘着这一伟大的“时代专列”走出国门。如何借助国家战略,推动白酒品牌走向世界?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相信不光是贵州民族酒业,其它的白酒企业也会一同配合政策去实践,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方案,民族酒业身在其中,自然也会配合祖国的政策刚要,深耕在“如何把酱酒推向国际化”的行动当中。
(20200916171709).png)
2017年,国务院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同年,贵州民族酒业也开始了品牌战略之路。为了建设、打响品牌,民族酒业做了哪些事?
首先我们重新梳理了一下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确定我们究竟要面向什么样的人群销售;其次我们确定了产品定位——200元-600元之间的次高端酱酒品牌。
之后我们开始推行“千城万人”的品鉴会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品鉴会,邀请当地的政商名流来品尝我们的酒,跟他们分享民族酒业的公益文化。同时,我们也积极参加国家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各种各样的展会、晚会等活动,推广我们的酒,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酒。
(2020091617170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