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 贵州高原彝药以“小而美”的力量“稳”发展
发布时间: 2020-09-25 16:32:50        
贵州高原彝药厂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彝药”命名的药企,一直致力于“彝药”祖方的传承与创新。创立24年来,这家小微民族药企如何从曾经的资不抵债,到疫情之后的稳如磐石?面对资本的橄榄枝,她们如何坚守初心,济世厚生、敦理守仪?
.gif)
9月23日,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员企业负责人,贵州高原彝药厂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胡馨、副总经理胡红梅,走入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贵商论道》栏目直播间,聊聊民族药企为何拥有“小而美”的力量。
.png)
本期嘉宾 | 胡馨、胡红梅
.png)
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员企业
贵州高原彝药厂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
工信部贵州领军企业
(20200928154910).jpg)
(20200928155009).jpg)
两姐妹说,“认理不认人”是她们一直奉行的原则。“不意气用事,而是理性地解决。”胡馨说,在两人的日常相处中,不会出现意见不合就争吵的场景,大部分时候都会从企业大局出发。
胡红梅认为,企业的经营之道以实用主义为主,所以当出现分歧时,她们会分析什么样的意见方案是适应市场环境能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以此为根据来解决问题,用理性的思维来对待分歧。
.png)
访谈精选
.png)
贵州高原彝药是一家家族企业,胡红梅和胡馨是创二代。“创”是这家企业的基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初祖外公黄松柏把彝药方子传给了儿孙们,唯独外孙女,也就是胡红梅和胡馨的母亲李守仪想到要把药方子变成工厂化生产。当时除了母亲李守仪,其他人一律投反对票,大家认为做企业是一件很累的事,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会吃不消。但母亲李守仪却也是个倔强的人,认准的事,反对无效,“创一代”就此诞生。后来,胡馨首先进入了企业,成为母亲李守仪的接班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首先还是对于产品的信任,因为产品本身比较好;其次老人家她也喜欢这份事业,所以我认为,我应该支持这个事业。
妹妹胡馨进入企业10年后,姐姐红梅也进入企业。你为什么迟到了10年?
因为家人都是搞技术的,都不擅长做销售,我觉得还不行,还得我出马。我原来就是做化工销售的,所以转型来做药品销售我觉得是合适的。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2005年,贵州高原彝药厂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GMP认证,成为一家规范性民族药企,正式进入正规军行列。2014年成为“贵州省科技小巨人成长企业”,2018年成为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回首20年,胡馨眼中的高原彝药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感觉是更“稳”了,抗风险能力增强了,大家更有风险意识了。现在做着这个事业心里更有底了,“底”来自于对产品的信心,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治疗痛风疾病的,随着这类患者不断增加,我相信我们的产品肯定会卖得越来越好,加上民族药本身的副作用比较小,所以我们对这个市场更有信心了。
回首10年,贵州高原彝药最让红梅骄傲的是什么?
最让我骄傲是贵州高原彝药厂有限公司是一个有情怀的企业,我们的产品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我很骄傲,我们创造了社会效益。我感觉我不是一个卖药的,我是一个医生,而且是一个心存仁厚的医生,所以就很有幸福感。做事情不只是要挣钱,还要有社会效益。
企业走过24年,再次面临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如果孩子们不愿意怎么办?彝药还怎么传承?
我们不会强求孩子,他喜欢干啥他就干啥,他没有这个义务来做他不喜欢的事。我认为这个企业的传承,不是一定要传承给某个有血缘的人,而是传承一种理念,传承给认同你这种理念并且会坚持做下去的人。
让合适的、愿意让民族药发扬光大的人来传承。这是否意味着你们的民族药传承上升到了为社会而传承,而不是为家族而传承?
抽丝剥茧之后,核心就是为社会而传承,把有价值的东西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老百姓才会得到好处。
红梅曾说过,贵州高原彝药不是小微企业,是“小而美”的企业。你觉得你们的企业“美”在哪里?
我们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大,但是每个跟我们企业打交道的人,不管是员工、病人,还是经销商,他们都有美好的感受,这就是一种“美”。让每个人想起贵州高原彝药时都能会心一笑,这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