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贵州省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访问量: 4781105

(六)银行贷款流程及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18-08-28 09:46:58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经营品种,也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资产业务。

——《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读本》P135.

   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是需要一定手续的,时间上短则一两周,长则可能数月,下面介绍银行贷款的基本流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一、银行贷款流程
   不论申请一笔贷款时间长短,基本流程一般都包括: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估、贷款审批、贷款合同签订、放款与支付、贷后管理六个阶段。
   (一)贷款受理与调查阶段
   1.企业申请。企业需要以书面形式正式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填写贷款申请书,陈述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融资需求、筹资方式、贷款运用效应分析、借款用途、贷款品种、额度、期限、用款计划、还款来源、担保条件等。
   2.银行受理和贷款条件审查
   银行根据企业申请,初查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受理后,会向企业发出资料清单,要求企业提供相关贷款审查资料。
   3.银行尽职调查
   银行工作人员会根据企业提供的贷款申请材料,采用现场与非现场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基本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担保情况等进行核实调查。
   (二)风险评估阶段
   1.内部信用评级。查询企业征信系统信息,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2.授信额度复核。根据内部评级结果和对企业综合评价,对企业提出授信安排。
  (三)贷款审批阶段
   1.贷款综合审查。信贷审查部门独立对企业申请资料进行程序性和实质性审查。
   2.提交信贷审查委员会审批。
   3.最终审批人审批。
   4.发出审批通知。
   (四)合同签订阶段
   落实贷前条件,约定支付方式、正式签订合同并落实担保条件。
   (五)贷款发放阶段
   1.贷款发放。
   2.监督支付。按照合同约定,监督贷款资金使用。
   (六)贷后管理阶段
   1.跟踪监测和服务。
   2.贷款到期回收。
   3.贷款展期。
   4.不良贷款处置。
   各家银行贷款流程稍有不同,但总体不会偏离上述框架,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需要与经办客户经理保持紧密联系,一方面对于申请材料及时予以查漏补缺,另一方可根据上述流程,随时把握贷款申请进度。
   二、注意事项
   企业申请银行贷款,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货比三家,合理做好自身用款计划与银行放款计划匹配的规划,既要考虑时间成本,也要考虑会计成本等。如何科学地向银行融资,对于企业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此提及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贷款期限。贷款期限是指贷款合同生效之日起,到最后一笔贷款本金和利息支付日止的这段时间。贷款期限一般由借款人提出,与银行协商确定。银行特性一般倾向于短期贷款,企业对于期限选择则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还款时间与届时现金流入是否匹配,避免发生资金链中断;二是目前债务结构是否合理,如果流动负债占比过高,则应争取中长期贷款;如果流动负债占比较低,可以接受短期贷款,以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二)贷款金额。贷款金额由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提出,银行根据授信安排核定。企业确定借款规模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根据净资产估算允许贷款规模,如果资产负债率指标已经偏高,贷款后势必进一步降低企业偿债能力,很难通过银行审批;二是偿还能力,贷款规模应与经营性现金流,以及未来融资能力相适应,以保证到期还本付息;三是单项授信额度,银行对企业的综合授信安排,是按照从单项授信到综合授信核定的,形象地说就像一个“包”,其中包括长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法人账户透支、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开证、备用信用证等,是考虑企业资产转换和周转方式所设计的一个负债组合,所以单项授信之间一般不允许随意串换使用,比如承兑汇票额度通常不许突破挤占其他额度,也不许转为流动资金贷款;反过来,如果本年单项和综合授信未使用额度过多,也会影响下一年度授信。
   (三)贷款利率。利率是信贷资金的价格,利率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我国的利率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依据国家当前时期的宏调目标、货币政策和市场流行等因素制定存贷款利率方案,经国务院批准执行,即成为法定利率,也称贷款基准利率。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较快,现已取消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全部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自主定价一般采取浮动利率办法。浮动利率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确定一个上下浮动幅度;二是对初次确定的利率,在合同期内可进行定期调整,根据借货双方约定的市场利率变化和条件进行浮动,一般调整期为半年。
   具体到每笔贷款,贷款利率一般是由商业银行提出上下浮动标准,与企业协商确定。企业又对利率水平协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同类贷款市场利率和浮动水平,按中国银监会“四公开、七不准”规定,银行均需在官方网站和营业大厅对各自贷款品种明码标价,这是双方协商的基础。浮动幅度则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银行通过信用和债项评估进行风险定价,企业有权了解风险定价的依据和因素,但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大。二是特别隐性利率,即在基准利率上浮标准之外,以委托支付、财务顾问、授信安排等各种明目的价外收费,还有更加隐蔽的扣收利率或要求保底存款、购买理财产品等。这些隐性费用,均是中国银监会明令禁止行为,企业有权抵制和举报。
   (四)贷款提取和还款
   银行对企业贷款的提款和收回方式目前一般有五种,企业需要注意不同方式对实际负担财务费用、还款压力的影响。
   1.逐笔申请,逐笔核贷,逐笔定期限,到期收回,指标周转使用。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短期周转性贷款,如工业企业的生产周转贷款、商业企业的周转贷款、物资供销贷款等。它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的调节,是对季节性、临时性原因引起的资金不足的补充,每笔贷款的原因、数量及时间各不相同。企业贷款时,应逐笔进行申请,银行逐笔进行审查,确定金额和期限,到期逐笔收回。因为企业的产、供、销必须连续进行,货币、生产、成品三种形态的资金需依次转换,以保证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并存。如果贷款不能周转使用,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就会中断,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2.一次申请,集中审核,定期调整,不加指标限制。这种方注适用于企业因销货在途资金占用而向银行申请结算贷款的管理。由于销货在途资金占用与贷款在时间上、数量上大致平衡,同时又处于联行结算范围内,由银行进行调剂,所以这类贷款没有必要核定指标和期限。另外,由于企业交易频繁,发出商品的次数甚多,也很难做到逐笔核定期限和数量。所以,需要结算贷款的的企业,向银行提出一次性申请,不受贷款指标限制,银行根据核定的结算贷款发放率和托收金额来定期调整贷款额度。
   3.逐笔申请,逐笔核贷,逐笔定期限,到期收回,贷款指标一次性使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专项用途的贷款,如技术改造贷款等。此方法着重控制贷款的供应量,即控制贷款的累计发生额,累计发生额不能超过限额,用多少限额就减多少。因为贷款有专门用途,如果允许周转使用则会突破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
   4.一次申请,进货销还,不定期限,指标周转。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和商业周转贷款。如从事商品流通的公司,购销频繁,几乎天天都要贷款,又天天向银行交销货存款,为简化手续,银行允许信誉好、经营正常的公司在贷款时不必逐笔申请,由银行根据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业务和资金周转情况,核定贷款额度,由公司在额度内内周转使用。公司平时进货付款视为贷款,销货存款视为还款,如此往复,不定期限。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灵活的特点,同时也方便公司的商品购销。
   5.一次申请,一次发放,分期提款和付息,到期归还本息。这种方式一般用于企业技改等固定资产贷款。这种贷款按项目授信和审批,贷款一笔发放,企业根据工程进度提取资金,分期支付利息,贷款到期时归还全部本金和最后一笔利息。这种贷款属于长期贷款,有利于减轻项目建设期企业财务负担,但是到期一笔还款压力很大。所以企业最好争取分期放贷和提款,否则应建立内部偿债基金,缓冲一次还款风险。同时注意利用转存资金理财,冲销部分利率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