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贵州省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访问量: 4783091

星光对话-培育产业提质增效黔西南州民营经济

发布时间: 2018-04-25 11:27:28        

本期特邀嘉宾:

黔西南州民营经济发展局(中小企业局)局长洪玉华

伴着春天的脚步,全省民营经济战线加满油、鼓劲干!星小编今天为您推出黔西南州民营经济的新进展,对话黔西南州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洪玉华,以实际行动呼应全省实现民营经济三大目标任务,展现全省民营经济同频共振,共书精彩篇章的一页。

黔西南州去年民营经济规模总量稳步增长,增加值完成58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5.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市场主体户数达176577户,新增23921户,同期增长15.67%;新增就业5.07万人;民间投资完成262.4亿元。我们看到,在黔西南州民营经济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取得很好的成绩,请谈一下黔西南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

003.jpg


黔西南州民营经济发展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加强产业培育,加快推进以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营经济提质增效,推动了全州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自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一次民营经济大会,实施三年培增计划,到2013年实施五年行动计划以来,通过2轮计划推动,黔西南州民营经济突飞猛进,增加值从100多亿元到近600亿元。近三年增速极快,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95.7亿元、2016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454.4亿元,201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587亿元。展望2018年,将达到681亿元,占比上升到57%,我们感到任务艰巨。

省经信委实施的中小企业星光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动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黔西南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11-24-510602546135308.jpg


我局高度重视,按照省经信委遴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工作要求,专程赴各县(市)、新区调研、筛选州内大数据、新材料、大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与特色食品、白酒、茶叶、天然饮用水、民族民间工艺品等传统产业行业内中小企业,遴选出一批美誉度好、性价比高、品质精良的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的企业,纳入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二是进一步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和创业主体培育工作,降低创业成本,完善创业服务,推动创业兴业和促进就业。在实施民营经济“双千工程”方面,按月精准调度,确保完成“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000户”的目标任务。  

三是充分利用“星光培训”省级中小企业培训平台,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工程。在兴义市、兴仁县、册亨县、贞丰县分别组织开展培训班,特别是以培训精准贫困户、走进贫困村等形式,积极组织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参加培训。培训课程围绕刺绣、蜡染、服装设计、玉石雕刻等展开,具有易学易懂、上手快、操作性强的特点。去年开班达7期,培训人数达1300余人。

据了解,黔西南州在中小企业培训和强化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方面成效很好。

11-24-510602546135308.jpg



我们充分利用“银河培训”、“星光培训”、“阳光工程”等国家、省级培训平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州级同时配套资金支持,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工程。其中,“星光培训走进贵股交”黔西南站投融资培训,促进了中小企业向更高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工作;“星光培训工程中小企业专利保护和技术认定方法等专题培训”提升了中小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参加“贵州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负责人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鼓励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快速稳定发展。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博览会、绿博会、食博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为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和贸易合作平台,为黔货出山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我州大数据优势,以义龙新区“华为云”为依托,积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推进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提升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企业产品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强州发展战略,结合“大电强网+大产业”发展思路,民营经济发展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方面着手,形成了煤-电-网-企合作模式,成为一大亮点,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11-24-510602546135308.jpg


   是的,“大电强网+大产业”发展思路就是纵向加强与大煤矿集团和大用电量企业合作,横向加强与南方电网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大电强网+大产业”是电力体制改革在全省的率先推行,改变全州的工业结构,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在州地方电网覆盖范围产业园区内的民营企业,均可同等享受地方电网电价优惠政策,广大传统产业里的中小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

黔西南州民营经济有何特点?存在哪些困难?

11-24-510602546135308.jpg


总体看,黔西南州民营经济有依赖自身资源秉赋发展的特点,主要是煤炭、电力、冶金、有色、医药、白酒、茶、特色食品、民族工艺等资源型传统产业。全州民营经济近年来发展增速快,但依然存在总量小,占比不高,增加值仅占全省增加值的8.2%。州内企业大都为传统产业,普遍存在高耗能、低产出,模仿多、创新少的现象。同时,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占相当比例的企业从事农特产品加工,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同质化严重。此外,大数据、新材料、大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有后劲,但发展仍需要素支撑。

从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要素看,目前,民营资本投资不足,部分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不强,项目停建或缓建。其次,受起步晚、人才缺乏、中介服务不足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工作的全面有效推进仍任务艰巨。第三,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仍存在单调、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四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银行贷款门槛高、程序复杂,融资成本大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全面解决。

下步,如何在这一轮经济低迷过程中突围,找到我们的发展新路,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难点,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其它市、州的差距显得非常迫切。

请谈谈2018年民营经济工作如何发力?

11-24-510602546135308.jpg



   2018年全州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完成681亿元,占GDP比重达57%。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双千工程”,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000户,开展民营经济企业管理、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支持具有行业或产品战略专一化、研发精深化、产品或服务特色化、业态或经营模式新型化等基本特征的中小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针对专门的客户群体或市场,拥有专项技术或生产工艺,使其产品和服务在产业链某个环节中处于优势地位。引导中小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以美誉度好、性价比高、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支持中小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特色化、含有地域文化元素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投入、持续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继续扎实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深化非公经济发展改革、积极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多措施促进企业现代化进程、积极申报并用好省级专项资金、加强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做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数据上报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以及继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