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贵州省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访问量: 4781022

(十一)企业资金链断裂原因与防范

发布时间: 2018-08-28 10:11:09        

   小微企业防范资金链断裂,治本对策是提高经营绩效,建立资本积累,实现资金良性循环。但是,实现良性循环的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维持资金不断链,才有改善结构的可能。可见两者互为条件,治本与治标同等重要。

——《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读本》P335.

   一、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原因
   企业资金链断裂不外乎自身管理水平和外部融资环境两方面原因。内部因素通常有经营不善,绩效偏低,无法实现良性循环;财务控制不力,资金运用、回收存在漏洞;盲目扩张,投资失误,导致资金流失等。外部因素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市场周期波动,银根和信贷松紧等融资环境相关。
   我国小微企业寿命周期超短,企业夭折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链断裂,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的突出问题是资金机构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主要指资产负债比例关系,评价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的国际标准为50%,我国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只能通过民间资本市场和私人借贷进行融通。融入资金期限短、利息高,企业时刻承受偿债压力,资金链极其脆弱,一且发生内部运营障碍或外部条件变化,就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二)流动负债比率过高。流动负债比率是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企业正常运营的流动负债比率应为50%左右。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出身民间,筹资能力有限,加上缺乏资产配置观念,将筹得资金全部砸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根本没有铺底流动资金安排。企业流动负债比率普遍高达80%以上,超过政策水平的30%多。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的资金全靠东挪西借解决,导致短期资金时刻处于紧缺状态,外部融资需求持续旺盛。
   以上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企业营运资金不足。企业从投产那天起,就靠东挪西借,拖欠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勉强维持,抗风险能力很低。一旦销售受阻,或结算回款不利,资金链立即发生中断,流动性风险爆发。
   案例:
   某开发区SH新材料公司,抗磨损产品主要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是当年开发区启动时重点招商项目,市科委支持新技术开发资金1000万元。项目建设预算2.1亿元,公司自筹资金6000万元,开发区牵线申请银行贷款1.4亿元。项目开工时,投资方将建设用地和厂房面积扩大一倍多,所筹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建设,流动比率只有25%,日常开支捉襟见肘,投产1年多一直无法达产,营收时断时续,发生严重亏损,导致贷款违约,被各家银行列入黑名单,企业从此陷入绝境。
   (三)风险管控能力低下。企业资本金总量欠账,结构不合理,势必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可是企业家风险意识却十分淡薄。比如资本结构和营运资金不足等先天不足问题,起初是自身财力和融资能力受限,然而一旦渡过难关暴发起来,有了钱不搞资本积累去消除资金隐患,而是吃光分净,奢侈消费,或者盲目扩张,重蹈覆辙。
   又如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恶性竞争,不做任何授信和放账计划,随意扩大赊销,对企业造成双重风险。一方面由于销售收入虚增,流转税、所得税照缴,加快现金流失。另一方面导致物流与资金流无序分离,发出商品不能同步回收货款,应收账款攀升,呆坏账频发,信用风险积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运营,又被迫或有意拖欠上游企业货款,形成企业连环拖欠,越滚越大的“三角债”,对社会信用基础带来整体伤害。只要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发生企业传染性破产倒闭。
   如此等等,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然而由于风险意识和人才缺乏,多数企业却处于不设防状态,没有风险识别、预警机制,资金主导链缺乏管控手段,辅助链缺乏融资预案。一旦风险暴露,企业便应声倒下,这是我国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超短的重要原因。
   二、小微企业怎样防止资金链断裂
   (一)建立资本积累,优化资本结构。首先立足企业内部,利润分配先要按规定留足法定资本公积。同时说服股东以资产增值代替现金分红,实行有利于企业积累的利润分配政策,采取多留少分,建立任意公积,扩大留存收益,以充实公司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企业外部融资能力。
   外部融资要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凡是存在资本欠账或流动负债偏高的股权融资应先走一步,包括老股东追加投资,引进股权基金投资,或定向私募等。股权融资可以有效改善资产负债比例,而且无须还本付息,是企业可以长期运用的资金。用股权融资代替短期借贷资金,可以有效缓解短期资金长期使用问题,减轻资金链压力,降低融资成本。
   债务融资要注意长短期资金搭配。企业合理的负债结构是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各占一半左右。初创期企业很难获得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在业务稳定,盈利能力较强的情况下,获得中长期贷款的可行办法一是争取发行私募债,二是合法利用内部集资,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又可以帮助职工理财,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管好关键指标,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资本结构优化可以同步改善流动比率,增加营运资金可用量,同时还要有效管理和控制好存货、应收账款指标。因为这两个指标几乎占到企业流动资产的一半,也是金融机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营运能力的必审指标。
   存货管理既要加强产成品库存控制,实行以销定产,减少商品积压,降低存货资金占用。又要严格控制材料储备,按计划组织生产,保证在产品、半成品在各个工序间流转,减少生产过程驻留。
   应收账款管理要根据自身经营目标,制订商业信用政策、信用标准和收账期限。依据客户信用分析,给予授信安排,采取奖罚措施,加快结算周期,促进资金回笼。
   (三)加强资金链预算,制订融资预案。跟踪生产过程和内部物流,实行全面资金预算管理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及时发现循环资金“断点”,针对各种风险制订防断处置预案。鉴于小微企业风险管理机构不健全,可以结合现金流管理,利用“差时预算”办法,发出资金链断点预警,提示企业采取防范措施。操作方法是,按现金流入和流出列表,其中现金流入按一定周期(周或月)实时填列,现金流出按支付刚性排列,而按支付额度,即对企业资金链的影响和筹资难度,差时对应流入栏进行平衡,尽早发现资金缺口,为采取防范措施或外部融资打足提前量,防止在无预警情况下资金链“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