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藏在地下岩石的缝隙中,开采需要借助仪器对油井温度、湿度、压力等上百项指标进行探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贵州研制的石油仪器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油田。从我国第一台替代进口的井深测试仪、第一支存储式井下电子压力计,再到注水井智能配注系统、集成式分注系统等新产品,深耕石油测控装备领域40余年的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今年,企业还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在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内,研发人员正在设计一款深井探测仪器。要让这款探测仪器深入万米油井,在260度高温和200兆帕压力的条件下运转,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昆介绍,最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还是感觉到有相当大的压力,这种技术上的硬骨头,我们持之以恒地去攻克一下。跟中石油的工程技术研究院共同去研发,用最新的一些手段以及材料去解决耐高温高压问题。想法是2024年有一个初步的成果,2025年产品推向市场。像这样耗时耗力的研发任务,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每年大概有二三十项。而支撑这些项目的科研人才,占比超过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同时,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到销售收入的14%左右。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路线,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目的就是满足市场需求,为油田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昆说,油田开采的中后期,慢慢地越来越深,压力越来越高,温度越来越高,需要更科技的手段把油采出来。我们把井上井下做成一个全序列化的数字化的智慧油田,在智能分注、智能分采领域里面,用注水的方式或者注其他化学物质把油驱出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目前,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拥有229项核心专利,具备十三大系列、上百种型号仪器的生产能力。在全国石油仪器研发制造领域,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前三,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宗琦说,今年公司的订单比往年增加了15%至20%,智能分注产品和智能分采产品及它的一个地面设备,占了公司整个盘子的50%以上,将近2000套的产出。进入年末冲刺阶段,公司的生产井然有序,由于上半年紧锣密鼓的生产安排,今年的主体生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宗琦又说,近期的订单最主要有新疆的智能分注产品,胜利油田的远程页面产品,以及大庆油田要的一部分压力计,12月上旬完成订单,还需要把生产线、工艺进一步地优化,为明年大量生产做更好的一个准备。今年,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的订单达1.7亿元,明年预计突破2亿元。高附加值的背后,凝聚着企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谢雪峰介绍,测井领域高端的仪器,国外的仪器占比会占到80%以上。公司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一步一步地,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去攻关去占领。后续公司会成立一个西安研发中心,增加30%左右的研发人员,来实现国内在油气井、高温井、超深井这一块儿的先进仪器的开发,以取代国外的仪器满足国内的需求作为发展方向。
来源:动静贵州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邮箱:CJH@SMEGZ.COM),我们将立即改正。
